返回
公交资讯

首页
汽车
火车
机票
公交
天气
资讯
问吧
工具
地图

据调查:宁波十条公交线路扒窃案多发车次

2012-05-30 14:57:45 来源: 客运站 信用卡快速申请

据调查:宁波十条公交线路扒窃案多发车次

        从宁波市公安局交通治安分局一张调查表上显示的是市区公交车扒窃案多发车次,有宁波541路、370路、371路、305路、7路等10条公交线路,扒窃多发期为早晚高峰,被偷物品最多的是手机和钱包。

  谁都不想被小偷光顾,可小偷又不可能彻底消失。那么,如何保护好自己财物?碰到扒手偷包又该怎么办?记者向反扒大队的高手们请教,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公交防扒指南。有需要的朋友,请看仔细了。

  在这份近期出炉的调查表中,不仅有十条公交线路的车次和路段,还详细标明了多发时间。

  从时间上看,多发时间主要为早晚高峰期,尤其是早上7点到8点最为突出。从路段来看,大学、医院、车站等地区最为集中,损失物品主要是手机、钱包。

  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不被偷?

  “首先,我们要了解扒手的习性。”宁波市公交义务反扒志愿者大队李队长说,专门在公交站点公交车和长途车上作案的扒手,被称为车扒。在街上行窃的,称之为地扒。

  在乘车时,市民遇到的车扒从作案形式上一般可分成以下5种类型:

  “剪刀”型

  在公交车上利用同伙掩护配合,趁乘客下车之际以自己东西掉了为借口,抱住乘客的脚,同伙乘机用剪刀剪去乘客脖子或手腕上的金饰品,该团伙一般4到5人,东西得手后由一人作掩护,其他人迅速下车离开。

  “送客”型

  扒手本身不上车,专门利用上车人多拥挤时贴靠上车乘客,用衣服、报纸、雨伞等作掩护伺机作案,以男性为主,年龄最小12岁,最大不超过35岁;一般在公交站台内事先观察、锁定目标,在上车拥挤时对乘客外衣口袋、裤袋内钱包及手机实施盗窃,扒手一般不上车。

  “聋哑”型

  以聋哑人为主,专门在公交车上进行扒窃,他们经常采用男女搭配的方式,扒手一般年龄16至30岁之间,比较常见的20岁左右,男性聋哑人一般背包作掩护、女性聋哑人实施具体盗窃行为,盗窃成功后有转移赃物的特点。男性聋哑人一般背黑色双肩包,女性聋哑人一般背大布包,也有仿皮质和布质等多种面料。

  “刀片”型

  在车上利用报纸、衣服或同伙身体作掩护,用刀片割破乘客衣袋等手段进行扒窃。使用的作案工具是经过背部固定及刀柄部胶布包裹后的光脸刀片,也有个别扒手将裸刀片含嘴里,作案时吐出使用。

  “镊子”型

  用镊子进行扒窃,一般的医用镊子到他们手里再加工就成了作案工具,所谓加工就是在镊子头上缠上双面胶,使其夹住手机钞票时不宜脱落,作案前将镊子隐藏在衣袖内,作案时拿出。

  如何防扒?对大多数市民来说可能比较陌生。

  但如果能识别出谁是扒手,无疑是最佳的防扒手段。那么如何识别扒手,反扒队员也教了一些窍门。

  从眼神上判断

  扒手眼神在找到目标前始终游走不定,在车站内,或者公交车上,他们眼睛总是向下看,眼神有意无意游走于别人手上的手机、肩上的挎包、衣袋等处,这就是大家常说的那种贼溜溜的神情。

  扒手在寻找目标时头一般都是往下低的,不像一般乘客在车站里总是看公交车来的方向。

  从动作上判断

  “送客”型扒手在公交车站内寻找目标时活动比较频繁,特别是当看到一些女孩子在等车时拿手机发短信,他们会悄悄靠近。

  当确定目标后,扒手会蹲在或站在目标不远处,看手机放在什么地方。一旦目标走入拥挤的人群准备上车时,扒手立刻紧跟其后,用衣物、雨伞贴靠住有手机一侧的身体,迅速偷走,然后离开现场。

  从衣着上判断

  “刀片”型扒手一般衣着整洁,休闲打扮,身背电脑包或公文包,2至3人一伙,年龄在30至45岁比较常见,专在车程较长、途经城乡接合部的公交车、中巴车上行窃,作案部位一般在车的中后部。

  从举止上判断

  “聋哑”型扒手的穿着打扮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判断他们(她们)主要从他们(她们)的举止和随身携带的包上判断,一起上车只用眼神交流,背的包都是空空的大包。

  在乘坐公交车时,市民应该如何保管好自己的物品?李队长告诉记者,这个保管物品也是很讲究技巧,归纳起来有3大要点。

  首先,乘公交车一定要把自己的贵重物品、包放在自己前面,手机最好拿在手里,公交车上同样要把自己的物品放在胸前,用手背夹住,放手机的口袋最好用手护住,

  其次,上车时发现有人用力挤你,一定要看看有没有雨伞、报纸等物挡住你的视线,

  最后,公交车上如果有人靠你特别近,一定要看看他(她)的包有没有盖在你的包上,或者有没有另外一个手臂挡在你和你的包之间。

  乘车和逛街时,看到扒手偷别人钱包时,大家应该怎么办?

  前些天,本报报道老陈见义勇为一声吼,结果被扒手报复刺伤眼睛的事情。

         如何既能保证自己安全,还能提醒受害人?宁波公交李队长也教了一些窍门。

  1、在公交车上,可假装认识受害人,直接把他拉到你身旁,还可以假装打电话大声说:什么?!东西被偷了?!也可以假装自己的钱包丢失,并大声说给其他人听,甚至可以直接找公交车司机,告诉他车上有小偷,

  2、在逛街时,市民看到扒手偷别人物品,可以面向相反的方向大声吆喝:喂!干什么你?这样既保护了自己又提醒了受害人。

上一篇:惠州-深莞跨市纯电动公交线路年内将开通 下一篇:山东临沂公交设"好人好事"奖最高奖励200元
  • 相关阅读

    @2005-2018 闽ICP备2020019188号-8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