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公交设“委屈奖”造和谐
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发生司乘矛盾时,公交司机占理依然礼让乘客,就有机会因为自己的克制而领到“委屈奖”。
从2008年开始,营口客运集团设立了委屈奖。四年来共有73人获此奖项,然而,这么一个不小数字的获奖人数,也从侧面反映出乘客对司机缺乏相应的尊重和理解。
因后门故障他被乘客吐痰,营口9路司机杜林成为了四年里第73个获得该奖的司机。今年的11月13日,杜林驾驶公交车的途中,由于后门故障,开了几次没打开,只好安排乘客到前门下车。为此,一位女乘客很不满意,不仅对杜林进行辱骂,更将一口痰吐到了他的脸上,杜林下车欲和女乘客讲理时,这位女乘客更是变本加厉对其进行殴打,将其打伤。
当杜林在派出所得知这位女乘客自身离异,前夫身亡,还有一名二十多岁的罹患残疾的儿子等情况后,他最终决定放弃追究。
鉴于在此过程中杜林的表现,杜林获得了200元的委屈奖励。
今年有18人获得“委屈奖”
杜林只是2011年中的一个个例。像他这样受委屈的,远不止他一个。
2011年5月18日,23路驾驶员杨占绪,被两名女子抓伤左手,前胸被暖水瓶、液化气罐减压阀、水壶等物品砸伤。
2011年5月31日,4路驾驶员高占文,被一名上了年纪的老者连续击打头部。
2011年6月10日,5路驾驶员孙亮,被一名女乘客谩骂,捶打,直到民警到场后,这名女子方才罢手。
2011年6月14日,501路驾驶员马学森遭到了两父子的谩骂和殴打。
……
截至昨日,2011年就有18名驾驶员获得委屈奖。
部分司机并不在乎奖项
对于“委屈奖”,记者随机采访几位市民,有的市民认为,要求公交司机一味忍让,“底线”在哪儿?也有的人表示对于这种奖项应该大力弘扬。
一位老年乘客表示,公司应当协助司机维权,而不能只是设立“委屈奖”。“委屈奖”是公交公司对他们的安慰,而司机被侵权的事,有关部门也应加以重视。司机适当的克制是需要的,但如果遇到太冲动的乘客,建议司机躲避或适当防卫并及时报警。
对于得奖,电话那头的司机并没有太多的喜悦,只是说做了应该做的。营口公交公司二队队长李刚表示,大多数司机表示得不得奖并不重要,作为公交司机,只想得到乘客们的理解。
对于奖项设立的初衷,营口公交公司党委书记杨述成表示:“你可以说他是委屈奖,也可以说他是安慰奖。当时设立这个奖项主要就是考虑,不愿让自己的职工受委屈,这一奖项的设立也有些无奈的地方。公交司机每天要接触很多人,乘客素质参差不齐,这种不文明的事情无法杜绝。作为服务窗口行业,公司始终要求司机‘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以防事态恶化。”
短评
“委屈奖”需要用法治代替
“委屈奖”一份字面上委屈,设立出发点委屈,获奖更委屈的“安慰药剂”。
‘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有利于创造社会和谐。”
真的是这样吗?
对于这个问题,不少企业有着肯定的回答。“委屈奖”的设立并不鲜见,国内一些医院、银行等服务行业的单位都有着类似的管理办法。很多管理者认为,发生了员工被打骂的事情后勇于克制,不去针锋相对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因为社会是动态发展的,没有矛盾出现是不可能的。在发生矛盾和冲突后,我们固然反对以暴制暴,但一样不提倡没有底线的“和谐”,最起码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让施暴者得到应有的处理。
被打了被骂了,还要一味忍让,这是主动无视法律的存在,这种做法会让潜规则凌驾于法律之上,增加了社会规则的灰色地带,一时看来左右讨好,但长远来看却助长了潜规则的大行其道。
所以说,万不可让“委屈奖”委屈了社会的法治规则,否则只能让损害人的尊严和权利的行为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