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夺得“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
“再难不能难部队,再紧不能紧国防”,这是梅河口市各级领导达成的共识。多年来,不管形势如何变化,他们始终坚持一个原则:把部队的事情列为“特事”,随到随办;把军人和军属的事列为“急事”,急事急办;把维护部队权益的事列为“大事”,有事必办。
驻军某部队公寓房,是上世纪70年代的自建房,低矮潮湿、设施破旧,被定为危房,家属不敢住、不愿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官兵安心服役。该部队多年来一直想解决这个问题,但受自身条件限制,一直未能落实。市委书记王文刚和市长初功名了解到情况后,带领有关部门人员到该部现场办公,为部队提供优惠政策,减免各种税费180余万元,帮助部队建起了军官公寓。
驻军某部队通往市区的道路,路面损坏严重,晴天灰尘四起,雨天泥泞难行。而且,由于没有路灯,给哨兵夜间执勤带来诸多不便。2010年4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领市建设局、民政局、市政公司负责人联合办公,投入资金38万元,重铺了215米柏油路,并在道路两旁安装了路灯。这215米路,被官兵亲切地称为“拥军路”。 驻军某部驻地距离市区较远,交通不便,官兵节假日上街经常赶不上点、坐不上车。市交通局安排客运公司,把公交车的终点站延伸到该部营门前,解决了官兵出行难的问题。 受自然条件影响,驻军几支部队官兵的饮用水,都取自上世纪70年代的自打井,不仅水量有限,而且水质较差。2009年,市里将自来水管线,免费延长铺设到部队营区,解决了困扰部队多年的饮水难题。仅此一项,就为部队节省资金32万元。
住上了“暖心房”,走上了“优质路”,喝上了“放心水”。一桩桩、一件件拥军举措,鼓舞了驻梅官兵士气,促进了部队建设。在多年的拥军优属实践中,梅河口市与时代同行、与发展同步,创新载体,拓宽方法途径。从2000年开始,他们就开展了教育、科技、文化、法律和服务“五进军营”活动。市朝鲜族中学为部队培养“朝语通”200余人;市法院为涉法官兵提供法律援助,设立模拟法庭,为部队培养法律咨询员50多人;市一中、五中等学校派优秀教师到部队办文化补习班,帮助40多名战士考上了军校。他们还开展了援建军营图书馆活动,在驻军部队设立图书馆和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基层服务店,丰富了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 拥军优属工作进民营企业、进社区,是梅河口双拥工作的又一亮点。他们规定,民营企业在招工用人时,优先考虑录用军烈属、退伍军人和随军家属。他们在签订劳务合同时,不用交风险抵押金。
人民关心子弟兵,子弟兵更爱梅河口人民。辉发河二、三期改造时,近千名官兵日夜奋战在大堤上,挥汗如雨;梅河口遭遇特大洪灾,驻梅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第一时间奔赴一线,奋不顾身,抢险救灾;全市普降暴雪,驻梅官兵连续奋战20小时,清除积雪,确保了交通顺畅和市民正常的生产生活…… 2009年,市里启动泥草房改造工程,但资金尚有缺口。驻梅部队得知这一情况后,纷纷向市里请命:“我们有义务为驻地百姓造福!”于是,各部队开展了慈善募捐活动。短短一周时间,官兵自发捐款12万元,市人武部还协调省军区和军分区捐款23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在梅河口市,有许多特殊家庭,虽然亲生孩子已经不在了,可他们依然可以享受到天伦之乐。这就是“兵儿子”牵手空巢老人活动。“空巢”家庭的老人除了生活上比较贫困外,精神上也极度空虚。市人武部便协调驻军,选派骨干到这些特殊家庭当“兵儿子”。新华街道的刘宝兰,孩子因病去世后,夫妻俩心情烦闷,一度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战士于常飞当了他们的“兵儿子”后,常常利用节假日回家看望“父母”,帮助收拾屋子、洗衣服、做饭,忙个不停。老人身体不好,小于便领着他们到医院看病,闲暇时就给老人讲笑话。渐渐地,二位老人的心情好了起来。刘宝兰激动地说:“虽然失去孩子很痛苦,但部队又给我们送来了‘兵儿子’,我们感到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