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迎来今年的霜降节气,该节气将把秋季带入最佳时节,全国各地霜降后将会被冷空气蔓延,寒意渐起。北方有些地区也开始准备入冬了,飘雪将如约而至。那么,霜降节气的含义是什么?一起来学习下霜降节气的含义吧。
霜降节气的含义
霜降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为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此时太阳黄经为210度。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夜晚地面热量散失非常快,温度可骤然下降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者近地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成六角形的冰晶,色白且结构疏松,即为霜。
每年10月23日或24日霜降。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分云:“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节气温已经很低,白露变成寒露,寒露又要变成霜降了,所以叫“霜降”。
霜降节气: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土壤冻结,冬作物停止生长,进入越冬期。
相关阅读:
霜降和降霜有什么区别:
霜降是一种节气,降霜是一种自然现象
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
降霜:霜是水汽(也就是气态的水)在温度很低时,一种凝华现象,跟雪很类似。严寒的冬天清晨,户外植物上通常会结霜,这是因为夜间植物散热的慢、地表的温度又特别低、水汽散发不快,还聚集在植物表面时就结冻了,因此形成霜。
在寒冷季节的清晨,草叶上、土块上常常会覆盖着一层霜的结晶。它们在初升起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待太阳升高后就融化了。人们常常把这种现象叫“下霜”。翻翻日历,每年10月下旬,总有“霜降”这个节气。我们看到过降雪,也看到过降雨,可是谁也没有看到过降霜。其实,霜不是从天空降下来的,而是在近地面层的空气里形成的。
综上所述便是霜降节气的含义相关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进入到霜降节气的时候,说明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要进入
进入到霜降节气的时候,说明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要进入
霜降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冬天的开始。对于喜欢寒冷天气
进入到霜降节气的时候,说明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要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