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暑一样,大暑也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小暑是小热,而大暑是大热特热。那么关于大暑节气的诗句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关于大暑节气的诗句吧。
关于大暑节气的诗句
一、乙未六月大暑
方回(宋)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
又应当闵雨,谁识始藏冰。
人力回元造,生生实所凭。
二、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司马光(宋)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三、大暑松下卧起二首
陈天瑞(宋)
炎威一何骄,不有商飙惨。
苍茫云海路,飞龙不可览。
我本灌园人,昔乃从铅椠。
万事已恢心,十载空尝胆。
亭亭松篁边,小池开菡萏。
芬清泥自污,根固波徒撼。
终日哦其间,一卧寂百感。
相期晚节香,看此秋容淡。
四、销夏
白居易(唐)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大暑节气的天气特点
在我国华南以北的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如苏、浙、赣等一带处于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恰如左河水诗云:“日盛三伏暑气熏,坐闲烦静在蝇蚊。纵逢战鼓云中起,箭射荷塘若洒金。”如果大暑前后出现阴雨,则预示以后雨水多。农谚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无雨少雨,吃水愁”的说法。
高温少雨是伏旱形成的催生条件,伏旱区持续的大范围高温干旱的危害有时大于局地洪涝。除长江中下游地区需要防旱外,陕甘宁、西南地区东部、特别是四川东部、重庆等地也要防旱。实际上,伏旱并非年年都有,若遇盛夏副热带高压较弱,位置偏南或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两场台风降雨或时不时有些雷阵雨,就不会出现大范围伏旱。
小编已经对关于大暑节气的诗句做出了回答,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了吧,希望小编的回答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大暑天气容易让人心情烦躁,要注意调节情绪。对此,在
“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表示炎热至极。在大暑来临之
今年大暑即到,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此时气候炎热
民间有句俗语叫:“大暑三伏天”,说的是大暑的时节时